2017年企業收益稅匯算清繳工作從未貼近完結,在對填列的年度企業所得稅審計相關統計數據審查時,各位納稅人一定要青睞對《僅限于條件的市民企業相互的股利、折扣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票價明細表》(A107011)等稅收優惠人事進行復核分析方法。近日,小編就收到了納稅人關于該表填列相關的咨詢,因為疑問挖掘出的及早,從而盡量避免了引致稅收可能性。具體情況怎么從來呢?我們一起看。
案例分析W有限公司創立于2009年8月,主要任職項目投資,國內一般商路經營范圍。2017年1月,該公司出資2000萬元與自然人A主導成立某合伙企業,該公司出資百分比達60%,協議盟約按出資比例調配合伙企業所得。該合伙企業2017年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一共2200萬元,12月該合伙企業作出資本分配盡快,將年底所得中的1800萬元按出資比例進行分配,其余400萬元作為當年保留的所得暫不分配。W有限公司按出資比例付清1080萬元。
該公司顯然對合伙企業的投資所得位于居民企業單獨投資于其他居民企業奪得的投資收益,按暫行條例規定盡情投資收益課稅政策。因此,將分得的1080萬元用作免稅稅收在《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優惠明細表》(A107011)進行了填列。在《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A105000)不同欄次中做了納稅調減處理。
問題錯在哪了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境,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有組織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依照本法的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不適用本法。
因此,該公司對合伙企業的投資所得不屬于居民企業直接投資于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投資收益,不用享受免稅政策。
針對合伙企業的所得分配,W公司應當怎樣做稅務處理呢?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合伙企業經理所得稅問題的告知》(財稅〔2008〕159號)相關規定:
一、本通知稱呼合伙企業是指依照中國法律、行政機關條例成立的合伙企業。
二、合伙企業以每一個合伙人為納稅義務人。合伙企業合伙人是自然人的,繳納個人所得稅;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繳納企業所得稅。
三、合伙企業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作出“先分后稅”的道德。
前款所稱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涉及合伙企業分配給所有合伙人的所得和企業當年留存的所得(利潤)。
四、合伙企業的合伙人按照下列原則定論應納稅所得額:
(一)合伙企業的合伙人以合伙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得,按照合伙協議約定的分配比例確定應納稅所得額。
(二)合伙協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清楚的,以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談判決定的分配比例確定應納稅所得額。
(三)協商不成的,以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實繳出資比例確定應納稅所得額。
(四)很難確定出資比例的,以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生產量*低估算每個合伙人的應納稅所得額。
合伙協議不得約定將全部利潤分配給其余部分合伙人。
五、合伙企業的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伙人在計算其繳納企業所得稅時,不得用合伙企業的赤字抵減其盈余。
該合伙企業當年所得共計2200萬元,利潤分配決定將當年所得中的1800萬元按出資比例進行分配,其余400萬元作為當年留存的所得暫不分配。
綜上所述W有限公司應以1320萬元(2200萬元*60%)算作法人企業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